第四届海峡两岸应用技术类大学校长论坛13日下午举行第二场主题研讨。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论道“课程体系建设”,为两岸学生开出“课程单”和培养计划。
在高职中职专场研讨中,海峡两岸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 “学生能力本位原则 ”这一话题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明说,职业教育院校应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,具体课程还应以职业素养、专业能力、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、创新和创造能力培养为主线。
张海明介绍,多年来,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,系统设计出实践教学体系,又以技能比赛为抓手,优化实践教学体系,在此间培养、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。
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副校长林三立认为,职业教育应健全实务课程及多元学习机制,以学生学习为主体,拓展产学联盟、设置产业课程、做实见习创业培养,让学生掌握应用技术,并能够学以致用。
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祥祯提出,教育的未来在科技,因此职业教育应格外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、在线课程学习,运用VR赋予课程新体验。
当日,海峡两岸专家还聚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。
“七年贯通”人才培养计划,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。该校院长武马群13日在发言中表示,学校探索出“基础教育—高职教育—本科教育”七年贯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,以此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。武马群说,对于来自海外的高中留学生,该校则推出“汉语教学—高职教育—本科教育”五年培养计划,让留学生掌握应用技术。
台湾文藻外语大学国际副校长顾长永提到,该校开设研究所硕士班、四年制学士班、二年制学士班、五年制专科等学制课程。语言是该校的办学特色,顾长永说,为培养跨领域、跨科系及跨文化的专业人才,他们开设多元语种课程,以此培育多语种人才。
就业、创业,是检验职业教育成效的一项指标。对此,海峡两岸专家在此间阐述颇多,争相晒出经验。
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副校长徐祥祯提出,职业教育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建立产学合作人才培育模式,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,以上课、实习、专题等方式提升学生实务与就业能力,共同养成产业发展所需人才。
徐祥祯说,大学里开设的系科,应当顺应产业发展趋势,调整改变课程与教学方式,最好是与合作企业建立策略联盟关系。台湾环球科技大学副校长林三立介绍,该校顺应当前业态,设立观光与餐饮旅馆系和餐饮厨艺系,开设酒店管理、饮料调酒品评、烘焙、中西餐、咖啡技术研发、咖啡烘培等专业,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。对于时下热门的保姆、育婴市场,这所学校还开设了幼儿保育相关专业。
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明表示,该校加入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,将质量意识、质量素养、质量文化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,以期有效改善人才供给,通过精益求精的教学,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。